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

网文内容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敌人向志愿军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甚至连山头都被削低了2米。年仅27岁的孙占元率领突击排进行反击,双腿被敌人炮弹炸断。战友相继伤亡,弹药告罄,他忍着剧痛艰难爬行,从敌人尸体上解下手雷继续战斗。敌军拥上阵地,他拉响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捐躯。志愿军第15军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这样记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每重温抗美援朝战争历史,都为志愿军将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感动,为他们“不上英雄墙,便涂烈士墙”的信念所震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70多年前,正是千千万万像孙占元这样的志愿军将士,以“不能后退一步”的血性胆气,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阵,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精神因素,也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70多年来,从抗美援朝战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到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来”,再到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样的精神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血液之中,激发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伸开双臂阻挡来犯的祁发宝,是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一员,他们用生命践行“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的誓言;回乡奉献、舍身忘我的黄文秀,是牺牲的1800多名同志中的一分子,他们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身患渐冻症却冲锋第一线的张定宇,是“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的医护人员杰出代表,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无论面对多大困难、遭遇多少挑战,中国人民始终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书写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

  “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战斗作风很顽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2018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部战区陆军某师,在师史馆反映该师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激战松骨峰情况的展板前感慨地说。今天,彻底扫除了任人宰割的耻辱、远离了血与火的战争硝烟,我们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夯实了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只有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到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才能牢牢掌握历史主动权。

  从苦难走向辉煌,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谱写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志愿军将士,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奋进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砥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大无畏品格,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我们就没有什么强敌战胜不了,没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linghan.70rj.cn/jj/392.html